close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開示說明正念和觀智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開示說明正念和觀智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開示說明正念和觀智


班迪達尊者簡介

https://mbscnn.org/NewsList.aspx?CLASS=196

班迪達尊者

       西元1921年,班迪達大師誕生於緬甸仰光近郊,一個名為永盛(Insein)的小鎮上
;十二歲時剃度出家,直至二十九歲,才首次接受馬哈希尊者的禪修訓練。之後,大師全
心投入禪修,不久變成為馬哈希禪修中心的業處阿闍黎。

      西元1982年,馬哈希尊者去世之後,大師即被選聘為馬哈希禪修中心的住持和尚。
自西元1990年以來,大師相繼在仰光(Yangon)、毛淡棉(Mawlamyaing)、勃固雪麥功
(Bago Hse Main Gon)、平烏寧(Pyin Oo Lwin)及單林(Thanlyin)等地,共創建了五座班
迪達禪修中心,這為緬甸國內外的修行者提供了戒律修學,以及密集禪修訓練的最佳場所

      大師素以嚴格教學及勇悍禪法聞名,歷經七十五年持戒精嚴的比丘生涯,精勤禪修
證得的甚深智慧,及遊心巴利三藏注疏的廣博多聞,在在使得大師成為當代佛教修行者在
解脫道上,難可值遇的善知識。

      如今,九十五歲高齡的大師,為令修行者能夠依循佛典,正確地修習佛佗所教授的
四念處內觀禪修法門,仍然無畏於勞苦奔波,在緬甸國內外指導密集禪修。但願閱讀此書
的讀者大眾,聆聽大師的諄諄教導, 也讓自己早日走上那令眾生清淨,斷除愁悲苦憂,
證得聖道與涅槃的唯一之道。

https://youtu.be/D-R5oTjeKAk
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

〔毗婆舍那〕初禪是了知無常、苦、無我的第三觀智(階智)「觸知智」(sammasana-ñāṇa)
〔毗婆舍那〕二禪是第四觀智(階智)「生滅智」的稚幼階段
〔毗婆舍那〕三禪是第四觀智(階智)「生滅智」的成熟階段
〔毗婆舍那〕四禪是第五觀智(階智)〔壞滅智〕
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
 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《解脫道上》185─186頁開示:

覺支與其療效

由於「心生色」(cittaja-rūpa)遍布全身,於是產生「勝妙色」
(atipaṇīta-rūpa)。在這個階段〔即生滅智階段〕,「七覺支」
(bojjhaṅga)更圓滿,毗婆舍那修行帶來身體方面的利益。

在這個階段,「生滅智」(udayabbayañāṇa)才算成熟。同樣地,
覺支也變得強而有力。依據佛典,只有到達這個階段,才算完全具備
七覺支。1“bojjaṅga”(覺支)是由“bodhi”(覺、菩提)和“aṅga”(支、要素、
分)所組成的複合詞,意思是:
•「覺悟的人」或者「見四聖諦的人」所必備的要件;
•「菩提」(覺)的「構成要素」。2
 “bojjhaṅga”(覺支)和“sambojjhaṅga”(正覺支)意思相同,接頭詞
“saṃ-”(正)的意思是「高貴的」或「善的」。七覺支的內容如下。

•念覺支 (sati-sambojjhaṅga)
•擇法覺支 (dhammavicaya-sambojjhaṅga)
•精進覺支 (viriya-sambojjhaṅga)
•喜覺支 (pīti-sambojjhaṅga)  
•輕安覺支 (passaddhi-sambojjhaṅga)
•定覺支 (samādhi-sambojjhaṅga)
•捨覺支 (upekkhā-sambojjhaṅga)


[1] 參考《分別論注》(Vibh-a 316)。
[2]《長部注》:「此中,成為『勤觀者』後的修行者方覺了〔四諦〕,故是『覺者』」
(Sv II 375: Ettha hi sambujjhati āraddhavipassakato yogāvacaroti sambodhi)。《長部古
疏》:「從『生滅智』生起之後方名為住立於覺之道上,故說:『成為起觀者後的
修行者方始覺了〔四諦〕,故是覺者』」(Sv-pṭ II 324: Udayavayañāṇuppattito paṭṭhāya 
sambodhipaṭipadāyaṃ ṭhito nāma hotīti āha “āraddhavipassakato paṭṭhāya yogāvacaroti 
sambodhi”ti)。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《解脫道上》193─194頁開示:

療癒的方式

在〔毗婆舍那〕三禪的階段,喜消失,
因此心變得更穩定,同時眼等諸根也變得敏銳。
所以注釋書說:(所造色被淨化)。
由於「業生色」改變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淨色變得敏銳。
因為血液循環良好,禪修者的外貌變得更莊嚴,聲音也更悅耳。
若以前夾雜著汗水散出體臭,現在則變得完全沒有異味,
由於「香色」變清淨,禪修者的身體會散發出清香的味道。
這是因為,藉由「覺支」的力量,
禪修者打開了「空界色」,驅逐不好的「香色」之故。
身體的溫度也調整到恰到好處,能夠輕易地消化食物。
因此,「覺支」被稱為「藥」。     

 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《解脫道上》198頁開示:

然而,「樂」的成就,因為尚鄰近著「喜」(pīti),所以還有危
險。因此,要運用「念」和「正知」(sampajañña),以更純淨的「捨
受」來取代「樂」。「喜」和「樂」都不完美,因為它們只適用在
〔所觀的〕「基本所緣」上(mūla-ārammaṇa),不適用在「能緣」
(ārammaṇika),即〔能觀的〕「心識」。還有喜、樂的時候,禪修
者尚無法對「能緣」保持正念,無法了知「能緣」的無常、苦、無
我的性質。要到〔毗婆舍那〕四禪的境界,禪修者才具備圓滿的
「念」與「正知」,有能力觀察、了知成雙的現象〔即能觀和所觀
皆滅去〕,也就是說,從「內觀」(vipassanā)進升到「反照內觀」
(paṭivipassanā)。9

[9] 證得「壞滅智」時,禪修者將能夠以後起的毗婆舍那心,觀察先前的毗婆舍那心之生與 
滅。注釋書將此內觀智,稱為「反照內觀」(paṭi- vipassanā)。參考《清淨道論》(Vism  
641-642)。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《解脫道上》212頁開示:

〔毗婆舍那〕二禪只有三個禪支,即「喜、樂、一境性」。在
「生滅智」的稚幼階段,此禪那便已生起。它的寧靜與定力是非凡
的,智慧亦讓人驚嘆,以至於禪修者可能會誤以為自己見道、證果,
因而變得志得意滿,甚至不願聽從禪師的指導,以為自己是阿羅漢,
甚至是佛陀。這是禪修者極需要他人從旁指導的時候。

 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《解脫道上》216─217頁開示:

成就〔毗婆舍那〕初禪時,(了知無常、苦、無我的)「觸知智」
(sammasana-ñāṇa)首先生起。當禪修者進而證得〔毗婆舍那〕二禪
時,由於「尋」、「伺」止息,所以生起殊勝的喜。在此,我特別
提到「喜」心所,乃是因為它非常顯著,但是,這時候仍有其他的
心所。禪修者到達「稚幼生滅智」(taruṇaudayabbayañāṇa),經驗種種
「禪相」和「觀染」之時,很容易在這階段停滯不前。因為貪著樂
受,不以正念觀照,於是禪修者便「於內滯著」(ajjhaṃ saṇṭhitaṃ)。

人們喜愛樂受,是很自然的事。如同旅行者在半途找到舒適的休
息站想要停下來一樣,禪修者的情況也是如此。

但是,若停在中途不繼續前進,很可能會遭遇危險。如此,該
怎麼離開這個地方?哪一種離開的方法較好—直接離開,或者見
其過患後離開?請比較一下「到達目的地」以及「中途停滯」二者
所帶來的利益。當你想戒煙時,你會怎麼做?了解抽煙的危險或戒
煙的益處?兩者都要了解。除非你了悟吸煙的危險,否則你仍可能
會故態復萌。

在印度古代,「奢摩他」(samatha)的修行非常普遍。有些人甚至
修得「八等至」(samapatti)。他們滿足於那能讓人投生到高級天界的
「奢摩他禪那」(samathajhāna)。他們執著這種禪那,所以錯失了「解
脫樂」(vimuttisukha)。還有一些人甚至能夠施展「神通」(abhiññā)
但卻未能如實了知名、色,僅停留在奢摩他修行的階段而已。[225]

有些西方人偏好〔奢摩他〕禪那和神通,因為他們對奇蹟很感
興趣—即便那並不能長久。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受騙。因為人們不知
道什麼是通往解脫樂的正道,所以會於內滯著。這是必上的一堂課。
為了避免滯著於內,禪修者必須以正念觀照一切諸如影相(visions)、
喜樂、光明等的可愛所緣,並了解它們的無常、苦、無我的本質。如
此,即便這類引人喜愛的所緣出現,它們也無法使禪修者滯著不前。
如果停在半途,旅行者可能會遇到危險,也無法走完旅程到達
目的地。繼續前進,才會得獲得最終的利益;如果懈怠,則無利益可
得。了解事情的利與弊,就會繼續向前邁進。一旦禪修者明白「解脫
樂」的殊勝,將不會懈怠。這就是依循佛陀教導的實踐方法。
我看過到此階段的人們滯著於喜樂的覺受當中,他們說「這就
夠了」!說他們已經找到可以代替「迷幻藥」(LSD)的東西,不想再
往前走了。今天,我想奉勸禪修者,當繼續向前努力邁進,以便獲得
「解脫樂」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《解脫道上》220頁開示:

〔毗婆舍那〕三禪捨離了「喜」禪支(pīti),只具有兩個禪支,即
「樂」和「一境性」。禪修者此時「住於捨」(upekkhako ca viharati)。
「喜」的斷除引發具有三種特質的「捨」。
•「清淨」(visada):在生滅智的成熟階段,因為「喜」消失,「捨」
變得純粹、明淨且清澈。
•「廣大」(vipula):因為「喜」消失,「捨」變得廣大。
•「堅固」(thāmagata):因為「喜」消失,「捨」變得成熟、穩固。
在「生滅智」的成熟階段,「喜」(它是生滅智未臻成熟的表徵)
完全消失。這時候,心還有一些糧食,因為三禪尚有兩個禪支,即
「樂」和「一境性」

 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《解脫道上》233頁開示:

從〔毗婆舍那〕三禪出起且進入〔毗婆舍那〕四禪〔即壞滅
智〕之時,禪修者發現,三禪與「喜」過於接近,所以三禪的「樂」
(sukha)仍很粗糙,會有退墮至較低的禪那的危險。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《解脫道上》241頁開示:

這些現象和七覺支的生起有關。覺支法自〔毗婆舍那〕初禪就已
生起,其力量逐漸增強,在〔毗婆舍那〕三禪臻至成熟,因而能夠治
療某些疾病。

在此,應附帶說明「色法」生起的四種因緣:
 •業 (kamma)
 •心 (citta)
 •時節 (氣候條件) (utu)
 •食素 (āhāra)  

禪那的力量會產生「勝妙色」(paṇita-rūpa)。由於法的實踐〔即修
觀〕的關係,「業生色」、「心生色」、「時節生色」及「食生色」
會以獨特的方式生起並遍滿全身。

由於「業生色」,眼、耳、鼻、舌等「根色」變得清淨。從心而
生的「聲音」變得悅耳,因此,心生色也起了作用。「身適業性」(莊
嚴的外表)、「身輕快性」等也因「時節」、「心」及「食素」而生
起。血液的染污變得澄淨,其循環也規律正常。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在《解脫道上》247頁開示: 

「念」的「特相」是「憶念」(sarati),
所謂“saraṇa-lakkhaṇa”。
事實上,
念不只是「憶念」而已。
它是穩固的注意力(fixed attentation),
專注於顯著所緣的注意力。
因為「念」讓心安住於所緣,
不令心脫離或忘失所緣,
如此,「念」具有「不忘失」的「作用」(味),
所謂“asammosa-rasa”。
就像警察緊緊跟著罪犯以防追丟一樣,
禪修者也緊盯著目標,
不忘失所緣。

這個「念」相當密實,能令煩惱無機可趁。
如此,「念」的「現起」為「防護」,
所謂“ārakkhapaccupaṭṭhāna”。
這是「現起」的特質面。
因為念是帶著持續精進的穩固注意力,
其所帶來的結果、利益,便是「抵禦煩惱」。
這是「現起」的結果面。
就其立即的利益而言,
念使人免受那引發苦難的煩惱之攻擊,
所以有「念」的人受到念的保護,
能享受平靜與快樂。
以上乃依教理而說。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《解脫道上》250頁開示:

無論是奢摩他三禪,或毗婆舍那三禪,聖者皆如此讚歎那具足三
禪的人:「成就捨、具念,住於樂」。在三禪和「強力生滅智」階段
所生起的這種「樂」,因「念」和「正知」的力量而遠離了「喜」。
這種「樂」僅不過是一種「受」(心所),一種心理狀態,為「名蘊」
(nāmakkhanda)所感知。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在《解脫道上》421頁開示:

若禪修者已修得「強力毗婆舍那」(balavā-vipassanā),
如「厭離智」(nibbidā-ñāṇa)乃至「行捨智」(saṅkhārupekkha- 
ñāṇa),在觀照時便不會生起煩惱。這種禪修者是「超級行
者」(super yogi)。「中級的行者」在觀照所緣時則生起一兩
次的貪(rāga),當他知道貪生起時,會立即觀照它,直到它
滅去。他的煩惱就像潔白表面上的一個污點。因為污點很明
顯,所以容易察覺,也容易去除。如果禪修者夠繼續精進,
那些貪也會徹底消失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在《解脫道上》423頁開示: 


【問】:「在生起的時候,觀照它」,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觀照的心在
見物時生起嗎?

【答】:不會同時生起,因為在同一個時間只會生起一個心識,或者說
一個「心路」(vīthi)。我們能夠做的是,在所緣進入根門時,
讓「觀照心的生起」盡可能地靠近「感知所緣」的時間點,
換句話說,把握「相續現在」(santati-paccuppana) 4。

【問】:若人看到年輕時的事情—以前從不知道這事,但應是可信
的—如此,是否可以斷定此人已證得成熟的「生滅智」
(udayabbayañāṇa)?

【答】:不能這樣說。覺察力強的人在思惟智與生滅智之間的階段,
便可能見到「過去」,像擁有神通力似的。不過,大多數的
禪修者在這時候是看不到的,因為他尚沉浸在喜(pīti)和輕安
(passadhi)等法味中—它們是很強的誘惑,所以被稱為「觀
染」(vipassanūpakkilesa)。因此,只有在生滅智的成熟階段,
喜(pīti)已被去除而捨心(upekkha)為主導時,禪修者才能住於捨
心中,藉由捨心遠離「生滅智」未成熟時生起的「三禪樂(極
甘甜之樂)」,當然也遠離二禪的喜(pīti)。

[4] 參考《清淨道論》(Vism 432)。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在《解脫道上》424頁開示: 

約二十年前,有一位迅速證得觀智的女眾禪修者,
在禪修時觀見她家廚房裡發生的事—烹煮、洗碗盤等等。
她記下當時的時間。
她家人來看她的時候,告訴她那時候他們在廚房所做的事,
結果所說的與她所看到的完全吻合。

約二十五年前,一位日本的禪修者卡米先生(Kami)證得「思惟智」(sammasana-ñāṇa),
但未達「生滅智」。
有一天,卡米先生觀到他在日本的妹妹涉入一件土地紛諍的訴訟,
他之前並不知道有這樣的事。
就在同一天,他收到妹妹的來信,信的內容竟與他禪修所見相吻合。

幾天後,這位禪修者又觀到本地一位生意上的同事來向他請教問題。
他事前不知有這一回事。
在前往用餐的路上,經過教堂時,他果真遇到那位同事來向他請教。
這種巧合,令他感到很訝異。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在《解脫道上》425頁開示:      

【問】:當人們透過修行磨利諸根而證得智慧時,在兩種行為之間作判
斷、抉擇的直覺智慧會增強嗎?

【答】:他可能會感覺到有人在身邊告訴他應該怎麼做。

【問】:禪修者在觀照所緣時,這些影相(visions)是如何出現在觀照的
過程呢?

【答】:它們作為被觀照的所緣而生起

在生滅智成熟的階段,此類影相(visions)變得更加明
顯。〔部分的〕這些影相(visions)屬於過去(the past),它們作
為「概念法的相」(paññatti-nimitta)而生起在名色相續之中。
若在它們生起時,觀照它們,就等於是在了知「究竟法」
(paramattha-dhamma)

很特別的是,
有位十一歲的小沙彌曾向我們描述他入胎後發生的種種事,
包括色身成長的各個階段,在子宮中所受的苦等等。
他的描述比研讀過阿毘達磨的人的說明,更加明確、清楚。
隔天,為了做紀錄,我們請他再說一次。
但是,他沒辦法再詳細回想那些內容。
於是,我們要求他試試一個方法。於是,在作願想見到那些影相之後,他再次努力修行。
這一次,他說得比以前更加完整。他自己對這件事也感到很興奮。

這個例子說明了「念」(sati)所具有的力量。
念能夠緊緊地攀附著所緣(upaṭṭhāna),穩固地安住在所緣上(upaṭṭhita或suppatiṭṭhita)。

在生滅智的階段,「念」(sati)特別強而有力,禪修者能
夠視覺化任何心所轉向的事物,甚至能夠清楚地看到另一個
世界(paraloka),猶如已證得神通似的。這樣的事並不奇怪

[5] 原英譯是one is able to visualize whatever one adverts to。


上座部佛教班迪達尊者在《解脫道上》426-427頁開示:   

【問】:念(sati)和定(samādhi)有何不同?

【答】:簡言之,「念」捉住所緣,而「定」則是專注。對它們加以分
析後,會更清楚它們之間的差異。

念和定的「相」(lakkhaṇa)

「念」主要的相是「不漂移」(apilāpana),也就是
說,它的特徵是「沉入所緣」。「定」的相是「不散亂」
(avikkhepa),意思是「集中」。「定」過盛會怎樣呢?
所緣會變得模糊(hazy),心會收縮(contract),變得怠惰、沒
有活力。

念和定的「味」(rasa)
「念」的作用是「不忘失」(asammosa-rasa),即不會漏失
所緣。「定」的作用是「把心和心所聚集、收集、集中到所
緣上」(sampiṇḍana-rasa)。

念和定的「現起」(paccupaṭṭhāna)
念」的現起有兩種。第一個是「面對」,與所緣面對
相接觸(visayābhimukhabhāva-paccupaṭṭhāna),其次是「防
護」(ārakkha),不讓煩惱進入。「定」的現起是「寂靜」
(upasama),也就是將心統一在單一所緣上,就像讓參與體能
操練的男孩,集中到一個指定的地方,聽候老師的指令。從
另一個角度來說,念是因,定是果。把心固定在所緣上,才
會有心一境或心的專注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Rational 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